一网搜 登录| 注册

评剧奇葩

首页 > 走进双阳 > 文化旅游 > 评剧奇葩


为农民写戏 为农民演出----孟庆平
发布时间:2008-05-06 10:32  来源:
【字体: 打印
 
 
 
    长春市双阳区评剧团(原吉林省双阳县评剧团),建立于1954年。全团在册人员41名,临时聘用人员10名,离退休人员19名。其中国家一级艺术人才2人;国家二级艺术人才6人;国家三级艺术人才28人。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双阳评剧团就因为农民演戏成绩卓著,被吉林省文化局命名为“上山下乡扁担剧团”,并受到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的亲切接见和赞誉。
    历经十年浩劫,文艺的春天来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今天崭新的时代,二十多年,他们更加坚定信念,牢记办团宗旨,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其发扬光大。而这种“张扬”实事求是;这种“光大”众目所瞩。
   1981年双阳评剧团把反映当代农村题材的现代评剧《月难圆》推向全国舞台,被国家选调首次晋京,为建党六十周年献礼演出,曾经“饮誉京华”。荣获“全国农村题材优秀剧目”奖、“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奖等殊荣;
   1994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评剧新剧目交流演出”中,双阳评剧团的一曲现代评剧《三醉酒》,“爆响津门”。一举夺得本次活动的最高奖。于1995年二次奉调晋京,为全国第五届“文华”奖颁奖做展览演出。同时摘取了国家文化部 “文华大奖首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剧协的“曹禺戏剧文学”奖等诸多奖项。
    2001年首次参加在唐山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他们的一部现代评剧《三姓人家》,“蜚声唐山”,再度辉煌。赢得了本届艺术节的金奖。专家称:“双阳评剧团演农村题材现代戏已成品牌”,剧作家张福先写农村题材现代戏堪称“全国一绝”。      
    2004年“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的舞台上,又一出现代评剧《三嫂》,征服了唐山观众,又创佳绩。新闻媒体评论:两个小时的演出,观众掌声不断,泪流成河。权威专家在唐山报纸上发表评论称:剧中的“三嫂”已成为当代评剧舞台上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
    2005年现代评剧《三嫂》几经修改,于11月参加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戏剧节”的演出,再续辉煌,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首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为省、市、区争得了崇高的荣誉!
双阳评剧团一直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为最高目标,时刻注视着黑土地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大时代为背景,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绘就了一幅幅农村的改革画卷。为我国戏剧艺术的长廊,添上了一笔笔的浓墨重彩。
    他们所坚持的这一宗旨,这一价值取向,取得了一个个令人欣喜的辉煌,也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嘉奖。
1995年以来,双阳评剧团党支部先后被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标兵”等光荣称号。
2005年底,又被中宣部等14部委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领导许中田、吉炳轩、陈蔷、董伟、尹俊明、殷丽侬、龙华,双阳区委历届主要领导都曾亲自来剧团调研。帮助剧团总结经验、把关定向、克服困难、协调资金,带队出征……。这次参加第九届中国戏剧节的演出,区委书记方曙光亲阅剧本,果断拍板。区长李长明在双阳区财政困难情况下亲自协调资金。市委宣传部殷丽侬部长两次来剧团调研为评剧《三嫂》的排演就投入了资金20万。省、市、区领导殷丽侬、龙华、孙彦鹏、段维智、孙喜军、姚莉、赵军等还亲临宁波演出现场。双阳评剧团的辉煌来自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也是剧作家倾注的全部心血;得益于兄弟剧团的无私援助;双阳区文体局的高度重视;更凝聚着双阳评剧团全体演职员的辛勤汗水!
    双阳评剧团还把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活跃家乡人民文化生活,大力开展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纳入本职工作。街头宣传,广场演出;国防教育、廉政建设、税法宣传、计划生育、颂扬祖国、歌唱家乡等专场演出每年都有二十余场。并为业余文艺演出无偿提供剧本、导演、灯光、音响、服装等设备。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每个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所应该深刻理解、时刻遵循,毕生追求的崇高目标。“弘扬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进程还任重而道远。实践还将进一步证明,这一办团宗旨,永远不会过时。
   剧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孟庆平,上任五年来,剧团工作事无巨细,他都要付出超过常人多少倍的辛勤和汗水。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上下沟通,多少回心脏病突发晕倒,多少次背地一个人流下的辛酸泪水……,在当今社会,一千元钱也就是一件名牌衬衫的价钱,可去北京演《三醉酒》为剧团打前站,只揣一千元钱。他知道,团里家底薄,没钱。节衣缩食,办事第一。钱花光了,事办成了,眼巴巴地盼望大队人马到来,为的是吃上一顿饱饭……。
    下乡演出、领导坚持睡舞台和舞美人员共同看守设备,农家吃饭,看到饭菜上黑呼呼的苍蝇,领导带头端起饭碗……,无悔无怨,无恨无憾。剧团历届领导,没有不自掏腰包为了排戏的,这个事实,人所公认。
    副团长贾书层,是团里的台柱子,夫妻同在剧团。每年下乡几个月,孩子放在打更老大爷那里,每晚孩子都会站在屋子外面,苦苦地期盼妈妈回来,泪水无声地流在那稚嫩的脸上,当妈妈的能不惦记儿子吗?有人说,孩子的父母真没正事,这么小的孩子都不管!可他能理解贾团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2001年排练《三姓人家》,老党员柴晓丽的丈夫突然去世,孩子在沈阳又出现了令人难以承受的问题,可她强忍悲痛,在背地里哭完之后,准时参加排练,而且,一晃半年多的时间……。戏在唐山一炮打响,她回到家后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此类事情,在剧团的党员干部中,在演职员队伍中不胜枚举,对事业的忠诚,不负自己的使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什么会这样?是一种过硬的作风支撑起一群大写的“人”。这些平凡而大写的“人”,又支撑起双阳评剧团这片蓝天!
    几十年的光阴,领导班子带领全团演职人员,咀嚼苦涩,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更没有退缩,没有委糜,站立着、前进着,一步一个脚印,是那样执著,那样坚定,那样平凡而辉煌。在唐山的京唐宾馆,工作人员接待着各地的演出团体,她们说:双阳剧团人的素质,个个是一流的!是单单的双阳剧团人吗?应该说是“双阳人”。因为剧团在外地展示的是整个双阳人的风彩!
    如今的双阳评剧团,虽然闻名遐迩,但是他们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开拓进取,以期焕发更加勃勃的生机!多年的演出实践,摸索、发掘并培育了一批“农民演出经济人”,可以说这是双阳评剧团的新创举。从2003年起,他们开始建立了这种机制,并日臻完善。如今,演出经济人已发展到二十多人,演出合同应接不暇。演出方式,更加贴近农民,田间地头、村口场院、山坡路旁、百姓家中……。每年仅为农民送戏下乡演出就达120场之多,观众在25万多人次以上。国家、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他们的这种举措,进行了调研,采访和报道,并给予充分肯定。
    五十多个春秋,双阳评剧团与这块黑土地的老百姓,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缘分,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每年下乡演出期间,哪里有观众,舞台就设在哪里,真正实现了与老百姓的零距离接触。演员就是农民演员,剧团是真正的农民剧团!多少个烈日酷暑,多少回雨雪风霜,艰辛的汗水换来了硕果,那就是农村阵地夯实了!艰苦的付出取得了回报,那就是老百姓对双阳评剧团的认可!
     每当大家回忆起那些感人的场面,无不觉得肩上担子的沉重。一次在农村演出,时进八月,太阳似火,气温达到30多度,可是观众数量之多,超出预料,整个场地人山人海,观众达万人以上,很多农民从几十里地以外赶来,有的步行,有的坐农用拖拉机,有的赶着马车。中午演出休息的时候,很多人坐在原地不动等待下午的演出,为的是怕失去坐位;
    在山里演出时,一位农民老大爷连续三天站在用布围起的露天“剧场”外听戏,副团长贾书层问他为什么不进去看,他说没有钱买票,站在外面听听也算没白来。贾团长掉泪了……。
    农民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对剧团的拥戴,深深地感动着他们。有一次在乡下露天演出,天上乌云密布,剧团的灯光音响设备及乐件都摆在露天,怕被雨淋,决定取消演出。当看到千余名农民观众早已聚集台前,十里八村的乡亲父老顶风冒雨就是为看一场戏呀,而且还有坐着轮椅的……,团长心中一热,立刻和经纪人表示:“演出现在开始,如果下雨中断演出,不管演出多长时间,剧团不收一分钱!”那位经纪人说:“哪怕就演一分钟,我也给你们全部的钱!”这是心灵的感应。这个场面至今还在每个演职员的心中震撼!这场戏演的最成功最神圣!
    他们在农村的演出还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净化农村演出市场。往年到农闲季节,就有一批私人野班子到农村走街串巷。四处活动。庸俗不堪的表演,低级下流的脏口,充斥着整个演出。如今,他们的市场没了,农民经纪人排着队安排双阳评剧团的演出。在家乡农村,已把接双阳评剧团首演作为了一种炫耀。一位在农村工作多年的乡党委书记感慨的说:你们的一场演出比我们召开几次村民大会还有感召力。
    同样面对最基层的农民,地域经济的差异,农民生活水平的不同,决定演出的经济效益。南方一些剧团每场演出收入可达一万甚至几万元。而他们每场八百元的费用,有的偏远农村都难承受。农民观众的热情感动了他们,农民文化生活的匮乏震撼着他们,他们看到真正需要文化生活的是农民!面对家乡农民,面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两全的广大农村演出市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双阳评剧团的全体同志们凭着对党的文艺事业的忠诚和对广大观众的深厚感情,发扬光荣传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怨无悔地进行创编,排练演出。为了节省费用,演出时不住旅馆,住在老百姓家或者是学校的教室里;除了工资外,很少拿到补贴,就更谈不到得奖金了。然而每个演职员始终情绪饱满,热情高涨,把一个又一个艺术精品奉献给了人民大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打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为了酿造出更醇厚的精神食粮,双阳评剧团将会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前进的道路上奋力地开拓,不舍地追求!
 
                                         (发表于《中国戏剧》2005第七期本文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