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评剧奇葩

首页 > 走进双阳 > 文化旅游 > 评剧奇葩


幸福不会从天降—谈戏曲现代戏如何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
发布时间:2008-05-06 10:24  来源:
【字体: 打印
 
    在我的印象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建国后曾多次提出。“三面红旗”、“农业学大寨”等等,都是为实现这一口号而采取的措施。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甚至适得其反。那时候的时装戏,多以阶级斗争为纲,甚至有一个模式:“队长犯错误,贫农来忆苦;矛盾一解决,逮个老地主”。给人们留下印象的只几部“革命样板戏”而已。至于受批判的“反革命样板戏”,从“传统”到“现代”比比皆是,但未成定论。写戏的人懂得,反复折腾才是戏。但不应该是那种“折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戏的繁荣,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处的地方是长春市双阳区(原吉林省双阳县),现只有一个专业剧团:双阳评剧团。在剧团的生存陷入困境的今天,这个剧团却全额开支。而且,在区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拨出专款,为剧团翻新了办公楼,排练室,购置了一批新的行头、设备。全国县级剧团的状况不甚了解,但在吉林省、在长春市,应该说是得天独厚、实不多见。有人说:可以忘却彩虹,却无法回避生存。如果生存艰难,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基本条件都成问题,还谈何发展?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服务也好,融入也罢,更力不从心,无从谈起。
    双阳评剧团生存的蛮好。为什么?人们肯定会说:领导重视。这是事实,千真万确。在双阳,为了一个剧本,县长曾召集几大班子专开讨论会。县委书记曾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开专题座谈会;主管领导白天没时间,曾通宵达旦召开剧目研讨会。剧团生产剧目缺少资金,区长亲自协调资金,区委书记派人去上级部门申请专项奖金,文化局长自掏腰包垫付……。演员匮乏,区领导拍板,给指标,去外招聘;请导演,区里拿钱……。早在“人民公社”年代,县委组织部发文,给创作人员?个“副大队长”的官衔,长期深入到生产、生活第一线。这在全国县级剧团来说,大概受此待遇的也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双阳评剧团从“文革”结束恢复建制以来,戏曲现代戏是他们的主打产品。无论大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就这个思路没变。团长主意很正。双阳是农业县,农村大地广袤,农民人口众多。“一方人有一方戏”,东北农民所喜爱的决不仅仅是“二人转”,评剧基础也很厚实,“大口落子”早就在关东落地生根。多少年来,农民群众把看评剧团的演出习惯地称之为“看大戏”。它在农民心目中的位置一直不低。时到今日,涛声依旧。“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中国人的口味各异。看戏也不例外,双阳人爱看农村题材现代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双阳的剧团,双阳的作者,从上个世纪末《谁的罪过》伊始,《月难圆》、《雁落滩》、《绿叶情》、》《三姑爷》、《桃花怨》、《三醉酒》、《村魂》、《三姓人家》、《三嫂》……一部接一部的农村题材现代戏,一路走到今天。
“他生在庄稼院长在山野间,吃的是庄稼饭种着承包田,一张婆婆嘴五味都尝遍……”,“村支部奖状锦旗摞起一人厚,谁知道债台高筑胜过几层楼……”,这是农村基层干部真实状况的写照,引起农民观众的强烈反响,至今广大农民群众念念不忘,耳熟能详。《雁落滩》有这样一个情节:关里来东北谋生的母女,来到雁落滩。女儿小燕正值芳龄,仪表出众。支书为给智力缺陷的小舅子(名叫大有子)讨个媳妇,让小燕就范,否则不给落户(那时的户口是大事)。两个年青人见面,小燕方知就里。大有子给自己画个圈,答应不越格。姑娘气得晕倒,大有子站在圈里大喊大叫,始终没有“出圈”。后来得知,支书当年战场负重伤,是那时的小燕娘冒死救了他一命……。后来在省里得个创作、演出一等奖。再后来给个定义“异化论”,夭折了。然而,县委书记在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上说:“大有子”是个傻小子,但始终没有“出格”;而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却干些“出格”的事,都不如个“傻小子……。这样的例子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戏曲现代戏在干部、群众心目中所占的地位,对陶冶人们情操所起到作用,值得我们自己深思。用中组部修月娥处长的话说:“一部好戏除审美功能外,它的教育作用是我们开几个大会所难以达到的”。我决不是说“为政治服务”,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最大的政治吗?
    双阳区评剧团的农村题材现代戏曾两度晋京,在天津唐山,宁波几次参加国家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曾获全国“农村题材优秀创作奖”(81年《月难圆》)、“文华大奖首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95年《三醉酒》)、 “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评剧艺术节2001年《三姓人家》)、首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2005年《三嫂》)。可以说,小小的县级剧团的农村题材现代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取得这样的成果,我觉得根本道理就一个:“那也不过是取之于人民,又重新还给他们罢了”。
对于农村农民这个绝大多数来说,城里大院团的剧目可望而不可及。谁都承认,大院团名家荟萃,精品迭出。可农民看到这样的演出,谈何容易!那么县级剧团是最直接、最前沿、最贴近农民的剧团,农村题材现代戏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个亮点,不可或缺,特别是精品剧目,他们如数家珍,看成是自己的骄傲。那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方兴未艾,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中,剧团的精品意识只能强化,这个舞台太大了,这个观众群体对精品的呼声太高了!时代需要戏剧精品,农民也同样希望欣赏戏剧精品!
    晋京也好,获大奖也好,过程艰辛,应属不易。但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广大农民演出,把戏送到农民的家门口,更是一种付出。我们的家乡不比发达地区的农村,更与城市无法比拟。今天,演一场戏只收八百块钱,在农民“翻身没翻烧”的年代,只有八百块钱。去了人吃马嚼,下乡补助,团里根本所剩无几,睡舞台,搭地铺是家常便饭。然而,演出的质量,农民的认可却从未改变。有些事情,令全团演职人员感动不已:农村,经济人用布围起,就是舞台。票价三元。一个残疾人,拄着双拐,没钱买票,场场在外边听戏。我们的团长见此情此景,自己掏钱为他买票,安排座位,老百姓一片赞扬声。有多少在这个村看完觉着不过瘾,又跟到下一个村,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我说,农民是戏剧最忠实的观众。
    戏曲现代戏选场、选段,是农民必点的剧目。 千万不要怀疑他们的欣赏能力。《红楼梦》够得上高雅,当年越剧影片农民争相观赏,我们自己的精品剧目农民争相议论、传唱。这种局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是应该得到更好的延续吗?双阳评剧团的剧目一直注重雅俗共赏,特别是戏曲现代戏,不媚俗,不低俗,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有的农民说:“跳舞往下脱,影视钻被窝,二人转竟甩埋汰喀,闹心”。新农村,不只是村容村貌,几幢新房,更主要应该是新型农民的素质,包括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层次。通俗不是庸俗,迎合某些低趣味的所谓“艺术”,势必将被淘汰。今天的新农村,你不妨深入走一走,看一看,这对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未来走向,大有裨益。几十年来,我们遵循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则,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路,收获颇丰。
    新型农民,自我表现欲极强,他们时时不忘展现自己的丰采,实现自己的另一种价值。经济腾飞,道德滑坡,精神萎蘼,决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那么,戏曲现代戏对他们无疑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展示,一种启迪、一个净化灵魂的过程。每逢全区汇演、重大节日演出,剧团从创作、辅导、灯服道效,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物出物,效果极佳。这样,剧团把自己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农村、农民这个最大的群体中,那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剧团大显身手的天地更广阔,与农民的心贴的更紧,农村、农民更愿意接纳你,否则,大概是另一番景象。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戏曲现代戏也好,演出团体也罢,谁也不想把自己关在这个大舞台之外。说这些,无非强调我的另一个观点,那就是强化融入意识,进而拓宽演出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戏剧艺术生自民间,毫无保留的还给他们,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这样想,这样说,更要这样去实践。一个剧团的生存,振兴必须有切实的保障,这个保障很大一部分应该来自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关注。在绝大多数,把剧团毫不负责任的全部推向市场,那只是死路一条。
    双阳没有这样做,双阳剧团才有了今天。“剧团剧团无剧不团”。我们省文化厅主管厅长如是说。领导重视,靠剧团不懈的努力去争取,而剧团的剧目生产,特别是戏曲现代戏的不断生产,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精神支持,双辅双成,良性循环。
    “幸福不会从天降”,大幕已经拉开,舞台更加广阔,等和靠不是出路,自强不息,积极主动,才不至于自生自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舞台需要展示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戏剧。
 
                                                (发表于《中国戏剧》2006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