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政府文件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春市双阳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17 13:39  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字体: 打印
 

长双府发〔2023〕1号

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长春市双阳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日

 

  

长春市双阳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持续完善“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五年。为全面贯彻落实长春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长春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期间强化应急管理以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目标、思路和举措研究》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长春市双阳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至2025年。《规划》由长春市双阳区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一、面临的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进展

  “十三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应急管理局的大力指导下,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部署,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较好完成了应急管理领域规划确定的指标、任务。

  1.应急管理改革基本完成

  区应急管理局组建完成,党组改设党委,应急管理机构框架基本建立。整合了6个部门9项工作职责,有序承接防汛抗旱指挥部等3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厘清细化有关部门职责分工,推动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构建了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职能体系,新部门新机制新队伍的优势日益显现。

  2.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深入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分级分类重点管控等6项措施,扎实推进“标准化”创建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常抓严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累计发生亡人生产安全事故17起,死亡19人,无重大及以上事故。

  3.防灾减灾救灾务实高效

  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精准高效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灾害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初步建立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救助、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区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有效处置自然灾害11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1000余人次,投入恢复重建资金4500余万元,实现了自然灾害零事故、零伤亡的“双零”目标。

  4.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围绕全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结构,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区级、部门、乡镇(街道)预案体系基本健全。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事故处置专业队伍建设,消防救援、矿山救援、森林防火三支专业队伍能力不断提升。健全信息发布、应急响应、灾后调查评估等制度,经常性地举办实战化综合应急演练,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在“十三五”期间,区应急管理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应对事故灾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尚需理顺

  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整合多部门相关职责,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大应急体系基本建立,但是部分管理职能体系上下不能完全对应,个别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不够顺畅,条块结合、横向联动的工作协同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应急管理干部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与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职责要求相比仍有待提高;基层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尚不健全,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之间的职责存在交叉缺位,横向联系机制有待加强,责任链条仍存在盲区和漏洞,应急管理纵向体系的覆盖不够全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统一;应急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政府部门、企业、救援队伍、社会组织、区域间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尚未完善。

  2.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能力相对不足

  随着打造活力新城,建设魅力之区,铸就实力双阳的快速推进,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全区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运行与管理的新老安全生产问题聚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城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亟需提升,安全体系面临重大考验。

  3.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较为薄弱

  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系统内互联互通的业务平台建设力度亟待加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和能力建设需向专业化持续推动,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尚需加强;部分部门和企业应急预案需要进一步修订并加强实战演练;安全生产领域的全民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广泛,全民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4.安全生产领域问题相对显著

  安全监管点多面广,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隐患整改不彻底不全面,“三违”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行管部门没有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导致监管工作出现死角。在建设发展中新情况新风险不断涌现,复合灾害链研究、风险综合感知等方面还需持续下功夫,安全预防控制的瓶颈性、根源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突破。风险统筹防控体系建设不够健全、标准化程度不高,还存在“可控但不能全控”的问题。应急响应机制尚未有效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还需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

  5.社会综合治理仍需强化

  全社会参与安全应急共建共治共享的程度不高,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开放性、系统化的多元共治综合治理体系尚未建成。政府引导全社会有序参与应急管理的机制亟待完善,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安全应急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和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不适应实际需要,社会化的宣传、培训、警示和体验教育有待强化。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强化监管,狠抓责任落实,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机构组建和职能调整基本到位,机制重塑和权责理顺基本到位,有利于统筹协调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各方面的工作。三是随着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提升,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将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自然灾害预警能力提升,“科技强安”战略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五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以及全社会对安全的高度关注,为推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巨大动能。六是区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以来,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逐步厘清应急管理横向及纵向之间的关系,加速构建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工作格局,实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

  2.面临的挑战

  一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够同步。十四五期间,全区统筹实施大开发战略、大开放战略、大创新战略,突出沿路开发、环湖开发、依山开发。作为长春南部生态宜居地、旅游目的地,建材产业密集,车流人流集中,城市扩张快、交通压力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企业本质安全程度、从业人员素质、政府监管体制与机制、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水平仍然存在诸多短板,体制机制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二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救灾救助综合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减灾救灾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还需加强。三是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在应对重大风险、重特大事故灾难方面,专业的人才储备、高效的救援设施装备和专业化的救援能力等准备不足。四是城市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大。随着长春市“十四五”规划从战略层面把双阳定位为长春主城区,区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城市空间有序拉开,城市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风险也日益增多,使得双阳区在“十四五”时期的应急管理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主线,以“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基本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服务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结合新时代应急管理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构建区级应急管理体系。

  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精准治理,坚持以“五化”(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和“六步工作法”(带着问题搞调研、牵头制定总方案、组织审核分方案、制定图表落任务、指导检查强监督、通报问责严督办)抓好安全生产,协同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协同推进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法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协调发展,严守底线,提质增效。

  2.预防为主,源头管控

  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社区减灾等基础性工作,有效控制事故灾害风险。

  3.问题导向,精准治理

  着眼最严峻最复杂的局面,深入研究灾害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从实际出发,顺应应急管理规律,创新手段和方法,精准施策,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

  4.资源整合,共建共治

  完善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核心应急救援能力、重大灾害预警能力、重大风险化解能力、战略整合能力和协同应对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机构、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应急管理全链条社会化参与程度,实现社会共治、责任共担、安全共享。

  5.夯实基础,法治保障

  以基层治理改革为契机,增强基层力量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基础防线作用,打通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建设主线,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隐患治理、监管执法、预判预警、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与全区安全发展、应急抢险救援需要相适应的,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的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表1双阳区“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5年规划值

指标属性

安全生产类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20%

约束性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下降20%

约束性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15%

约束性

煤矿万吨死亡率

下降20%

约束性

综合防灾减灾类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生产总值比例

控制在1%以内

预期性

年均每万人口因灾死亡率

控制在1%以内

预期性

  2.分类目标

  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区级层面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一步修订完善,实现应急管理法规标准基本健全、制度规范体系初步建成;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更加畅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演练和数字化等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到改善。基本形成“统一指导、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

  风险防控能力。多维度突发事件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持续不断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得以提升,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稳步提升,全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能力继续强化,全区的突发事件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到2025年,全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能力、灾害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完成,居民安全素质显著提升,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全面下降,灾害预防预警指标持续优化。(1)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不低于95%;(2)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

  应急救援能力。到2025年,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合理扩充;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基层全覆盖;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1)应急管理机构工作条件达标率达到90%;(2)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员占比不低于60%,其中,新增人员中专业人员占比不低于70%;(3)应急管理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90%;(4)专职消防员占区总人口比例达到0.12‰。

  应急保障能力。到2025年,公众安全文化更加普及;应急预案编制更加规范,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进一步完善;避难场所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基础不断完善,基本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保障和支撑体系。(1)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效救助时间缩短至10小时;(2)新增全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3个;(3)群众应急救护培训达标普及率达到80%。

  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完善全区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满足全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布局;推动政府机关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建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应急管理专家库,全面提升区应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应急能力。企业应急能力得以深化,以应急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统一指挥、联动协调为手段,科学引导有关部门及企业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能力。

  社会协同能力。社会协同能力明显改善,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培育安全文化,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全方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协同机制和动员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设,减少指挥层级,探索形成扁平化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部,建设应急协同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预警联动、协同指挥。完善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与的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各司其职、应急联动、协同处置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报告机制建设。推进建立党委、政府定期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管理部门定期报告工作情况的“双定期”制度。健全应急值班值守、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分级响应、调查评估、定期会商等制度,推动形成应对突发事件“横向、纵向”贯通的应急工作体系。完善舆情应对、部门联动、警示教育等工作机制,打造公益宣传、风险提示、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四大平台,增强突发事件宣传报道和舆情应对的专业性与公信力。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

  构建安全生产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开展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工作,促进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检查机制。不断推进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应急管理,消除监管盲区。严格开展监管执法工作,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行政执法纳入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执法检查计划,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力度,合理安排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建筑施工、工贸等重点企业的执法检查安排。

  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明确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职责划分,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应对各灾种、覆盖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自然灾害防治机制。

  2.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完善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架构,明晰工作职能,加强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人员配备,规范岗位设置。通过整合资源、重心下移、协调联动等方式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力量。按照“五有”(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装备)要求,建立村志愿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等基层应急服务站点,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村)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辖区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各类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学校、医院、商场等)数量、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等实际情况,通过统筹使用行政、事业编制人员或公益岗、社工岗等办法,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配齐建强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和基层网格员,培养发展基层灾害信息员、安全生产“吹哨人”。通过整合资源、重心下移、协调联动等方式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力量,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保障基层应急工作人员待遇,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必要的设施配备,确保基层工作正常开展。

  3.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强化应急管理各方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清单化”管理,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压实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责任,织密织牢边界明晰的责任网络。坚持应急管理属地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事权划分。指导督促各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职尽责。进一步厘清与自然灾害防、抗、救工作直接相关的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部门的职责边界。要衔接好“防”与“救”责任链条,确保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压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应急管理的领导责任。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履职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要考核内容。分类强化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及各单位的应急管理责任,明确职责任务清单。

  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完善和落实安全诚信、安全承诺、专家服务、举报奖励和舆论监督等配套制度及措施,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在岗在位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跟踪落实,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机制。

  4.推进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建设

  构建“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配合、高效处置”的应急指挥与处置机制,推动区委区政府值班室、区应急指挥中心、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及相关应急联动单位指挥系统互联互通,按统一高效原则,建立区风险目录,构建预警响应、灾情会商、信息共享、协调处置等联动指挥机制。同时推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将应急处置网与治安巡逻防控网、群防群治守护网、管理服务网充分结合,做到“日常运行+应急管理”相结合,形成防范有力、指挥统一、联动高效、应对有序的工作网络,有效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

  5.加快应急管理法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工作要求,加强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着眼当前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任务,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工作方案,梳理“废、改、立”各项制度。在安全生产中坚持“手册化”操作,党委政府要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手册,行业部门要制定安全监管手册,企业要制定安全操作手册,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手册,推动各项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面向风险管理、信息化、应急处置等重点领域,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制修订、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订及应用。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与执法能力建设

  1.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建立与经济发展、企业数量、风险分布等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执法力量配备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工作,优化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结构,增加专业执法人员数量和占比,整合执法资源。加强对执法监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严格持证上岗,提高执法监管人员业务素质,逐步形成人人可执法、人人都执法、人人会执法的模式。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执法人员能力评价体系,开展执法质量综合考评。

  2.增强安全监管执法效果

  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完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暗查、暗访的监管执法机制。加快完善信息化监管模式,紧盯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及其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有效开展信息化监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消除风险。“线上”监管与“线下”执法协同实施,实现安全监管执法便捷化、规范化。

  3.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落实依法行政制度规定,全面实行监督检查计划,公开执法权力事项,强化监管监察职能,统一执法标准,推进“清单化”管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梳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安全检查流程图,制定加强事中事后安全监管的实施办法,明确监管对象、内容、方式、程序和监管措施,推进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差异化执法管理,推动执法权限赋权乡镇(街道)工作,确保执法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配备统一的安全生产执法标志标识和制式服装,规范执法文书。加强部门间执法协作,建立健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之间信息通报、协同调查和联动执法机制。完善安全生产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协作调查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诚信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三)推进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全面开展综合风险普查

  推进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全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区各地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1)全面获取全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各类灾害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

  (2)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客观认识当前全区各地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区域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区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2.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和评估机制

  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健全风险研判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季节性、阶段性风险特征、规律和趋势的研判分析,及时组织重大活动、重点时段、重要区域专题会商,协调完善风险提示、防范响应等工作制度,做到风险早期识别、早期预报、早期处置。

  健全预警和灾情统一发布机制。加强与工信、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民政、生态等部门的联动,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集合安全生产、气象环境、水文地质等各项数据,完善灾害事故预警快速反应机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协同发布,制定科学管控方案,实现风险超前防范、隐患及时治理。

  建立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综合采取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政许可、科技推广、技术治理等手段,切实防范、化解、管控好重大风险,推进重大危险源风险监测系统、监测预警机制建设。

  (四)强力推进安全风险防范与化解

  1.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治理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加强源头治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完善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准入标准,尤其是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条件,制定并实施主导产业安全发展规划,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逐步推行定期评估机制,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实行差异化管控。严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业态形成的风险,严格实施规划、规模、安全条件、人员素质“四个准入”,形成集规划布局设计、重点行业领域、工艺设备材料、特殊场所、人员素质“五位一体”的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体系。

  将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要求贯穿于全区发展、项目建设规划、选址、设计、建设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评估论证,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

  研究制定企业安全评级考核奖惩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加大科技兴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高风险行业企业开展安全技术和工艺设备更新改造,通过兼并重组等途径,引导安全保障能力低、长期亏损、扭转无望的低端企业退出市场。加快重点产业安全改造升级。

  2.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严格危化品高风险项目准入条件,深入开展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安全管理。全面排查管控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提升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能力。2021年底前,重大危险源企业储存设施自动化系统装备投用率达到100%、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率达到100%;2022年底前,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达到在职人员的75%以上。

  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按照《吉林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全区煤炭产业结构,4户煤矿(春谊煤矿、市双鑫煤业、双金煤矿、二道南山井)通过升级改造提能达到30万吨/年以上,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改扩建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审批、安全专篇审批等手续,保留1处30万吨/年以下煤矿(长岭煤矿);2021年初,4户升级改造煤矿启动建设;2022年6月前,4户升级改造煤矿经验收全部达产。持续整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煤矿安全法规标准建设,构建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控体系,提升企业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强化煤矿监管执法效能,实现煤矿安全风险可控可治。

  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深入推进整顿关闭工作。严密管控露天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组织专家会诊,对采掘现场、碎石设备、配电室、机修间、场内运输道路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会诊意见,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严厉整治打击资源整合后的露天矿山管理不规范,未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不全面,不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建设、生产(重点是高陡边坡、安全平台缺失),缺少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消防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打通生命通道综合治理、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重点领域突出风险整治三项“攻坚治理”,全力推进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两项“提升工程”,全面实现“五个明显”整治目标。即: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消防治理责任机制得到明显加强、火灾风险防控体系得到明显优化、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加强燃气安全监管。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压实燃气安全责任,落实燃气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全区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特别要强化燃气场站等主要场所的排查,加大对库房周边杂草、枯枝清理力度,加强火源管控,保证储气设施安全。加快燃气安全智能化监控能力建设,各燃气企业要加大燃气安全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经费投入,完善管道地理信息、生产运行、管道巡护等信息系统,实现人防、技防、智防相统一,提高监管能力。

  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全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安全隐患,对于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堵塞、占用、封闭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及其他影响消防安全的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按规定予以坚决整改或拆除,全面消除全区公共领域安全隐患。继续全面落实区建筑工程项目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要求,严格方案编制审核、论证、交底、验收等全过程监管,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治超”“道路交通专项整治”等全方位、全链条、多层次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加强道路交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从源头准入、监管执法、基层基础、应急救援等各环节进一步补齐安全监管短板,夯实道路运输安全基础,努力实现“三个持续减少、一个坚决防止”(即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道路交通一般事故持续减少,坚决防止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的目标,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3.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在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基础上,大力实施各类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加强安全风险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完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制度,建立健全分级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行企业内部安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制度,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突出风险,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监测,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制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推动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各有关行业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聚焦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加强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动态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督促大型商贸企业、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中小学幼儿园等人流密集场所开展经常性隐患排查治理,防范火灾、坍塌和拥挤踩踏等重大事故风险。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任务

危险 化学品

1.贯彻落实并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见效;

2.完善和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分级分类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和隐患;

3督促企业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分级分类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涉及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制定完善新建化工项目准入条件及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研究企业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在线量减量技术路线、储存量减量方案,严格控制涉及光气等有毒气体、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5.积极推广应用泄漏检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等先进技术方法,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

6.完善落实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关停并转、退城入园等支持政策措施,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并持续推进其他有关企业搬迁改造。

1.加大煤与瓦斯、CO突出和水害等重大灾害精准治理,推进实施一批瓦斯综合治理和水害、火灾防治工程;

2.加大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力度,积极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

3.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划定开采范围,规范采矿秩序,加强技改扩能煤矿安全监管,对非法违规生产,加大打非治违力度;

4.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四并重原则,推进一优三减,规范用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加快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全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

5.提高执法能力质量和信息化远程监管水平,生产建设矿井基本实现远程监管。

非煤矿

1.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深入推进整顿关闭工作;

2.严密管控露天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组织专家会诊,对采掘现场、碎石设备、配电室、机修间、场内运输道路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会诊意见,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严厉整治打击资源整合后的露天矿山管理不规范,未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不全面,不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建设、生产,缺少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等违法违规行为;

4.强化油气增储扩能安全保障,重点管控井喷失控和硫化氢中毒风险,严防抢进度、抢产能、压成本造成事故。

1.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实施综合治理,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完成督办整改,优化完善停车资源基础建设和规范管理;

2.针对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等三类重点场所,紧盯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消防力量建设等重点环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3.聚焦老旧小区、电动车、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家庭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乡村、物流仓储等重点领域以及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分阶段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全面落实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

4.教育、民政、文广旅、卫生健康、宗教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推动本系统单位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贯彻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完善城乡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升乡镇(街道)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5.积极推广应用大数据实现消防安全物联网检测、消防大数据分析研判、智能实战指挥等功能,推动建设基层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

6.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教育、民政、文广旅、卫生健康、宗教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指导本行业系统相关单位建立和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分批次、分类别组织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形成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良好格局。

道路交通安全

1.针对特定隐患提出科学管控办法,继续深化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马路市场等公路占用问题;

2.深化百吨王专项整治,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超载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

3.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督促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动态监管、内部监督。督促客运车辆司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严格旅游客运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持续深化高危风险企业”“终生禁驾人员等曝光行动;

4.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依法严查严处客运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5.不断提高见警率,十四五期间见警率达到100%;

6.建立农村交通安全治理模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交通运输(公路、道路运输)

1.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强化农村公路隐患排查,巩固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效果,推进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

2.加强公路重点路段或新建公路的安全评价工作;提高道路运输企业准入门槛和年审审查条件;依法加强对老旧客车和卧铺客车的重点监管;建立治超信息监管系统,严格落实治超一超四罚措施;

3.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严格排查道路运输重大安全风险,依法整治企业法人或负责人不履行职责、驾驶员或押运员培训教育不到位、应急能力建设形式化与表面化、常压液体危险货物不合规罐车及非法夹带(货物)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

4.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督促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动态监管、内部监督检查,督促客运车辆司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严格旅游客运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持续深化高危风险企业”“终生禁驾人员等曝光行动;

5.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依法严查严处客运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动态监控装置应装未装、人为关闭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查黑服务区”“黑站点”“黑企业”“黑车”“黑平台

6.加强综合交通枢纽管理,健全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监管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强化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设施设备维修及更新改造,提升设施设备运行可靠性。

城市建

1.加强对全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将城市安全韧性作为全区体检评估的重要内容,将城市安全发展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2.全面排查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改用为酒店、饭店、学校、体育馆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隐患,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安全隐患行为,督导全区整治安全隐患;根据城市建设安全出现的新情况,明确建筑物所有权人、参建各方的主体责任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3.开展摸底调查,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研究制定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指导实施意见;

4.贯彻执行燃气工程技术标准,健全燃气行业管理和事故防范长效机制;建立渣土受纳场常态监测机制、推动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5.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吊篮等专项治理,依法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认真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改革要求;

6.结合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推动解决城市安全重点难点问题;

7.指导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加强城市供水、热力、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境治理等监督管理;指导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

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

1.全面开展危险废物排查,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安全;

2.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由产生到处置各环节联单制度;

3.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作、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大打击故意隐瞒、偷放偷排或违法违规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力度。

4.加快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装备研发,合理规划布点处置企业,加快处置设施建设,消除处置能力瓶颈。

其他危险废物

加强煤改气、洁净型煤燃用以及渣土、生活垃圾、污水和涉爆粉尘的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相应的安全责任措施落实,确保人身安全。

 

  4.深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申报、评价及动态监管等制度措施,全面推进以一线班组建设为重点的企业达标、专业达标和岗位达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各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控制事故风险。制定相关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重点清单,督促指导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企业安全承诺制度,推动企业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严格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等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诚信评价体系,构建安全生产诚信与企业项目招投标、融资贷款、保险费率、政策性补贴等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

  (五)继续深化“智慧应急”体系建设

  1.深入推进智慧应急建设

  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急监管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以危化品、煤矿等领域为重点,明确建设标准,运用“长春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与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实现互联共享,及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

  2.完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

  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机构。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纵横联动、平战结合”的要求,建立应急管理指挥机构,负责研究决策应急管理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完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覆盖全区、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指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3.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围绕应急管理全链条,全面推进非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信息、数据综合治理和应用等功能的使用,提升全区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

  (六)全力打造高质量应急救援体系

  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全灾种、全链条、全要素应急指挥与救援机制,实现精准研判、精准预警、精准调度、精准救援,强化应急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消防救援大队为主体,以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为骨干、社会救援力量为重要支撑和补充的救援力量体系,形成应急救援的整体合力,提升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推动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依托重点行业、企业建立专业救援队伍,重点建设煤矿矿山、防汛抗洪、森林防火等应急救援队伍;探索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消防大队协作配合、联合编组等机制。

  探索社会应急力量建设。依法依规引导和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建设,进一步健全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形成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鼓励支持民间救援组织、社会志愿者依法依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做好社会应急力量的登记、管理等工作。健全社会应急力量管理和调用机制,推动社会应急力量与政府形成合作协议关系。鼓励社会应急力量在城乡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开展科普宣教、风险排查、培训演练等常态化防灾减灾工作。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开展各部门、各领域和企事业单位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实现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按照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措施科学,尽可能按照简明化、图表化、流程化的要求编制应急预案,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修订等程序,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编制质量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高危行业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差企业应急预案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突出风险防控重点,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使应急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重点开展防汛抗旱、消防救援、道路交通救援、危险化学品救援、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和专项演练,增强应急实战能力。

  3.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预案,建立全区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强化应急救援保障资源和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的建设,梳理制定紧缺救助物资、装备清单,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规划布局,加大个人防护装备和综合应急救援装备采购力度。实现实物储备、市场储备、协议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有机结合,鼓励企业利用现有资源代储应急物资。完善临期应急物资(装备)评估管理制度,实现临期应急物资(装备)的循环利用。建立应急物资捐赠机制,畅通应急物资社会捐赠渠道。2022年全区建成物资储备点16个,预计到2023年末完成物资点的物资储备工作。

  4.提升应急通信交通保障能力

  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公众通信网络防灾抗毁能力建设,提升城乡应急通信网络设备覆盖率,对重点区域的重大灾害事故隐患和危险源进行全时段监控。

  建立职能部门主责,各类运营主体参与,第三方组织监督的应急物流协同管理体制。建立政企结合、平灾结合,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协同化应急物流综合保障机制。构建快速通达、衔接有力、功能适配、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网络,加强紧急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加强交通应急抢通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交通运输调运、征用补偿机制,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人员运输特种车辆跨区域优先通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运输力量效能,进一步提高紧急运输保障能力。

  (七)加快应急科技与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1.加强与地方高校全面合作

  全方位加强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智库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加大应急管理领域人才联合培养力度,建设区应急管理智库,为政府决策咨询、方案实施、风险评估、安全诊断等提供智力支撑。

  2.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政府购买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第三方服务制度;鼓励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参与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安全宣传、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探索专业技术型人才在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的作用。

  (八)加强分类分级培训教育体系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

  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等内容纳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任职、党校培训及机关业务能力培训课程,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素养。

  2.强化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持续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探索开发针对不同行业重点岗位员工线上、线下多种培训课程,拓展安全知识获取渠道,着重关注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第一风险人的业务能力提升。建立完善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严格执行危化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严格培训后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企业“三级岗前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切实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管能力。压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做到操作人员先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确保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各企业要加强对新法律法规、新标准、新规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安全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强化典型企业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培训制度,分级别、分层次、分行业、分领域召开现场交流会,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和安全管理滞后问题突出单位的反面警示教育作用,持续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体系

  建立全年常态化安全宣传机制。定期研究、部署、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建立与相关部门、消防救援大队和基层应急部门的宣传教育联动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应急知识有效传播途径及方式,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融合。加快推进全区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体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制度体系,抓好应急管理系统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新闻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全媒体、多方式、多渠道地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技能。加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加大问题隐患和典型事故案例公开曝光力度。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注重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正确引导舆情,动员全社会共同应对危机,努力营造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围。

  4.深化社会公众应急宣传教育

  将应急管理和安全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将安全与应急教育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进安全防护、防灾减灾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人员密集场所。开发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和应急避险等知识读物或制品,发挥新媒体优势,探索研发与使用各类软件APP,定时定期宣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内容。加强应急预案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处置、急救、避灾、逃生与疏散技能,加强对低龄、老龄人员开展系统化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全区人员安全素质。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监控工作,不断强化城市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力度,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地方性法规建设。推动市政安全设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城市防洪安全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安全设施建设,提升极端自然灾害条件下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推进实施城区高危行业企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强城区、河流、水库防洪防涝与调蓄设施建设。加大对供水、排水、堤防、燃气、供电、通信等各类生命线工程的保护力度。重点防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燃气管网、施工作业等城市工业企业和生产经营活动风险,城市综合体、大型群众活动、老旧建筑、高层建筑、“九小”场所(小型医院、小型歌舞娱乐场所、小型学校(幼儿园)、小型旅馆(宾馆)、小型商场、小型餐饮场所、小型生产加工厂、小型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城市生命线、公共交通、建筑物外立面、桥梁等公共设施风险,气象、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探索推进旅游景点、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管理单元建设。充分利用体育场、学校、公园等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配套完善的集中安置点。

  (二)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工程

  以“五化”和“六步工作法”为指导,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安全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推动全区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提高安全执法能力。坚持“清单化”管理,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制定、细化、量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裁量标准和案例指导制度,重点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监管部门、企业主体三方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可量化、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坚持“图表化”推进,区安委会及成员单位要分门别类制定安全检查流程图,各相关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规范流程图,杜绝违规操作和生产,确保安全检查效果;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突出危化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燃气、道路运输等领域,制定作战图集,聚焦问题短板,彻底整改解决,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实地督办,确保取得实效。坚持“手册化”操作,党政领导干部要制定安全责任手册,行业部门要制定安全监管手册,企业要制定安全操作手册,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手册,及时下发执行,推动各项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坚持“模板化”运行,在基层安全网格管理、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以及工程建设等领域遏制亡人事故上建成模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坚持“机制化”落实,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季节性安全事故预防等机制,完善落实警示教育、督办调查、约谈提醒、事故通报、严惩重罚制度,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三)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工程

  按照“防灾救灾一体化、应急指挥一体化、应急通信一体化”的综合应急管理理念,根据各地人口、主要灾种及其风险大小等因素,明确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级别、功能和主要设施等建设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完善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统一、快速、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和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平台功能,进一步整合各有关单位的应急资源,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大型应急装备和设备、风险源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大力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优化应急管理水平。

  按照全区由上至下统一部署原则,根据当地应急救援需要,设置指挥中心、物资储备点、培训演练基地,负责统筹协调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等资源;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训练、培训、演练工作;承担生产安全事故、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突发事件的抢险应急救援和相关保障工作。

  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区防火组织机构,构建统一的信息指挥体系,健全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实时火场通信;构建精良的森林消防队伍体系,全面推进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消防队实战能力。

  (四)防灾减灾抗灾综合能力提升工程

  1.灾害风险普查工程

  组织开展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针对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风险的全面调查。开展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抗灾能力。

  2.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结合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全区现有避难场所5个,总面积达18.5万平方米,人均避难场所面积0.6平方米。“十四五”期间对现有避难场所按统一规范和标准完成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和标识的设置,逐步推进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棚宿区、应急供水、排污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应急医疗中心等设施的建设。

  3.抗震救灾能力建设工程

  规范城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安全设计,提高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4.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和排险排危。统筹开展地质灾害避险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威胁人口多、潜在经济损失巨大,特别是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工程治理。

  (五)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牢牢把握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的关键机遇,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规划高起点、全覆盖、功能强大、智能可靠,既独立运行又开放包容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一平台”(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两中心”(云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三个重点建设任务,基本形成满足全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布局,推动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应用平台的集约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1.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围绕区常态、非常态下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业务,按照整合共享的要求,结合应急管理部门业务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实际,面向应急管理部门、有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公众等用户,建设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以支撑区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政务管理等应急管理业务应用。

  2.云数据中心

  依托“吉林祥云”等大数据平台和应急管理部门现有机房环境,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包括计算、存储、容灾备份、安全等云资源,采用网络技术与云资源切割构建政务外网专区、互联网专区、指挥信息网专区,为区应急管理业务提供云服务。

  3.应急指挥中心

  立足承担政府应对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任务,建设与区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符合我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的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体系,构建快速反应、精准指挥、科学决策的应急指挥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规划实施中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责任分工,做好重大项目工程衔接统筹,采取有力措施,密切合作,确保规划任务有序推进,实现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强化法治保障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将其有效落实到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中。组织力量对现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进行全面梳理、归纳,研究制定依法履职、尽职免责相关规定,探索建立应急管理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依法实施力度,实现依法防灾、依法监管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办法,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划区内各项活动,保障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实施。

  (三)加强资金保障

  要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资金主体责任,强化政府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根据需要和财力情况,在每年度财政公共预算内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进一步规范第三方安全服务,依法依规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加快建立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和保险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发挥市场作用。

  (四)加强评估考核,强化社会监督

  制定规划执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区政府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规划实施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设立公布举报信箱和电话,畅通应急管理的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规划执行评议。

政策解读:关于《长春市双阳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