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依法能动履职,检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动履职担当作为,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切实履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升检察履职质效,为双阳区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检察保障。
现将2023年度双阳区人民检察院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以自觉能动履职护航全区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致力更高水平平安双阳、法治双阳建设,有效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一方面,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73件402人,批准逮捕171件220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623件924人,提起公诉344件459人。认真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从严惩治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黄赌毒等犯罪活动,起诉70人。另一方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598人。对情节轻微的犯罪不捕158人、不诉150人,最大限度减少对抗、促进和谐。强化监检衔接,与区监委会签《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工作办法》,提前介入并办理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0件10人。组织检察干警与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同堂培训,凝聚反腐败共识与合力。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立足检察职能,运 用法治力量,助力加快“三力双阳”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双阳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工作意见》,作为院发“一号文件”执行,得到市检察院、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政法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办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50件108人,办理金融诈骗类犯罪案件3件9人,追赃挽损500余万元。扎实开展“助企服务月”活动,清理涉企“挂案”8件,为企业合法经营保驾护航。
全力护航创新绿色发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活动,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 件4人。持续落实最高检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4件,为行业治理开出检察良方。落实“河长、湖长、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全面开展检察长巡田工作,开展“黑土地保护共关注,大国粮仓齐守护”主题宣传、“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严惩滥伐林木、非法采挖砂石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起诉7人,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二)坚持抓办案提质效,以精准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持续做优刑事诉讼监督。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 室实质化运行,提前介入引导侦查135件,监督侦查机关立 案、撤案39件,纠正漏捕漏诉犯罪嫌疑人19人。提出量刑建 议436人,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97.64%。定期对全区8个司法所及近200名矫正对象开展巡回检察,纠正违法情形7 件,针对超过法定期限办案问题,提出纠正违法意见18件,全 部收到整改回复。“裁判文书涉财产执行法律监督模型”在省检察院获奖。
精准推进民行检察监督。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秉持客 观公正立场,以求极致精神全面提升监督精准度和办案质效, 更好适应人民群众民事司法需求,提出的监督意见 采纳率100%。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作用,积极构建协作共赢监督模式,办理行刑反向衔接等行政检察案件72件,通过制发检察意见书等方式,督促相关机关履职整改。牵头会签《长春市双阳区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意见(试行)》,合力促进依法行政。
扎实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牢固树立“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 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理念,开通“益心为公”志愿者云平台,重点 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开展专项行动,第一时间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2件,制发检察建议22份、磋商函10份。召开燃气安全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以“我管”促“都管”,助推燃气安全领域溯源治理。办理成品油安全生产领域、农村环境专项整治系列案件,被评为市级大要案。开展食品安全检察专项保护行动,办案8件,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安全,该系列案件被评为省级大要案。
(三)坚持守初心护民生,以深厚为民情怀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以检察之名呵护祖国未来。成立“检小鹿·未检”工作室, 建立“未检+司法社工”新模式,牵头会签《双阳区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性侵害未成人犯罪案件办案指引(试行)》。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21人,起诉25人。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起诉5人、不起诉23人。强化综合履职,针对未成年人文身等问题,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办理未检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 件,被评为“十大精品暖心案例”。未成年人保护实现“四大检察”贯通融合,综合履职适用率18.18%,位居全市县域组第 一。督促保护令制发率、法治副校长“订单式”普法覆盖率均为 100%,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以检察之力化解群众信访。创新践行“枫桥经验”,树立 “人人都是信访员”理念,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办理来电来信来访105件,均做到7日内回复、3个月内答复100%。12309控申接待窗口被长春市检察院评为党员先锋岗。对争议大、有影响案件开展检察听证108件、简易听证11件及上门听证7件,推动听证网络直播,让公正可感受、被认同。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和首办责任制,联合接访31件,领导包案化解19 件,持续保持涉检进京赴省访“零登记”,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见底清零并实现“零增长”,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介绍推广。
以检察之为守好民生底线。牵头会签《关于建立完善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构建“司法救助+多元救助”协同发力新格局。坚持“应救助、尽救助”,为8名因案致贫、返贫的妇女儿童、残疾特困群众发放救助金16.6万元。 举行司法救助新闻发布会暨救助金发放仪式,现场为某刑事案件被害人女儿、一名患有急性白血病3岁儿 童,发放救助金4.6万元,雪中送炭传递检察温度,社会效果极好。
(四)坚持优机制建平台,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深化司法配套改革。推动案件繁简分流改革,适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深化运用“案-件比”,缩减非必要办案环节,让群众司法获得感更强。全面落实检务公开、律师异地阅卷工作,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推进数字检察工作,与长春科技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签订检校共建协议,成立“数字检察办公室”,开 发涉黑土地保护监督、洗钱犯罪线索监督等5个大数据监督模 型,以抓好数字检察“关键变量” ,实现法治化“最大增量”。
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率先在平湖街道人 大工委第四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检察工作室,稳步向全区8个乡镇街人大代表之家推广,搭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高效沟通、协同履职新平台。与区人大会签《关于设立驻人大代表之家暨代表联络站检察工作室,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的工作意见》,推动积极全面履职,实现“人大监督+检察监督”“1+1>2”叠加效果,为推进我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打造“暖阳工程”及其升级版。积极完善检察服务e站、 “云检察室”建设,有效依托“全天候、零距离”线上检察数字服务平台,推动“合规引领、护航民企”“助推诉源治理”等“暖阳工程”6大项目品牌取得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深化实施“6+ N”工程战略,全力在服务驱动创新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虽然2023年度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检察服务大局的举措还不够精准;二是检察业务发展还不够平衡,法律监督效果还需提升;三是检察干警综合素质仍需加强;四是对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理论、政策、制度的学习还需进一步深入。
三、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就精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我院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
(一)强化责任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通过压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格局。紧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主线,将平等保护贯穿到各个环节,努力提升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的工作能力。
(二)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决策程序办事,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坚持通过党务公开,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坚持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强化新媒体建设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深入学习理论,狠抓工作质效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坚持在党组会和检委会前进行法治宣传,提升班子成员的法治观念。在履职过程中、重大事项决策上,避免出现与现行法律法规抵触的情况。
(四)做好宣传工作,推进法治入户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全院干警大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提高全院干警的法治素养。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日,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受到潜移默化、通俗易懂的法治教育。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们开展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创新能动履职,持续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奋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为推动双阳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检察保障。
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动摇,以更强政治定力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方向。把政治建检放在首位,坚决拥护“两个确立”, 真正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统领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各环节,从政治高度、大局角度认识和处理业务问题,让检察工作更准确体现政治要求。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政法工作条例,坚决把区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和上级检察机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聚焦能动履职不止步,以更优法治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扣助力区委打好打赢“五大攻坚战”,找准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发力点,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涉众型经济犯罪惩治力度。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三是紧盯主责主业不懈怠,以更强检察担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履行好“四大检察”职能,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完善民事、行政诉讼环节精准监督,加大虚假诉讼监督力度,稳妥开展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 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忠实履行“公共利益代 表”使命,落实“4+10”法定领域职责。深化“府院联动”,用好检察建议,推动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以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
四是践行司法为民不松劲,以更实为民举措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实办好群众身边“小案” ,让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深化打造“暖阳工程”升级品牌,完善“检察e站”、检察工作室、12309“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扎实做好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为民实事,全力将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不变色,以更高标准锻造双阳检察铁军。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效。推进检察人员专业化能力建设,提高干警履职能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检不动摇,从严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落实“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完善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深化检务公开,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促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质效更优。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不存在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